最新发布|订机票/酒店|今日推荐

当前位置: 主页 > 旅游资讯

雁门关的位置(雁门关在哪里雁门关)

发布时间:2023-06-28 22:27

雁门关在哪里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与“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雁门关在什么地方

位于山西省代县。雁门关在城西北大约40华里的地方,又名“西陉关”。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 ?

雁门关在哪个地方?

1、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雁门关在城西北大约40华里的地方,又名“西陉关”。

2、“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 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 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3、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

雁门关在什么位置

指的是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雁门关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

战国后期,赵武灵王在雁门关一代设置云中、雁门、代郡三郡,并派李牧镇守雁门,以防备匈奴。从此,雁门关成为了少数民族南下的必经之路,历朝历代都会安排重兵把守。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中国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雁门关也随之荒废。

如今,雁门关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山西省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雁门关在那个位置

雁门关地理位置处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千米处的雁门山之中。

雁门关在哪?

雁门太守行的雁门是今山西省西北部。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

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地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首句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第二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第三句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最后一句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雁门关是在哪儿啊

平型关

地址:山西省灵丘县

平型关位于大同市灵丘县同忻州市繁峙县交界的平型岭上,形势险要,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

偏头关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

位于偏关县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而得名。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

雁门关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

宁武关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

宁武关,是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屯兵于此,北可挡朔州、大同之锐,南可护忻州、太原之安,两侧可策应雁门关、偏头关之急。

娘子关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绵山

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山西阳泉市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 故得今名。

杀虎口关

地址: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

杀虎口关,位于山西与内蒙的交界处,是从内蒙古草原南下山西中部盆地,或转下太行山所必经的地段,明时称杀胡口。明朝时蒙古贵族南侵长城,多次以此口为突破点。

请问雁门关在哪个地方

山西省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二广高速公路(G55)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13-2030)中一条南北纵线,北起中蒙边境的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南至广东省广州市。

沿途经过二连浩特、乌兰察布、大同、朔州、忻州、太原、长治、晋城、济源、洛阳、平顶山、南阳、邓州、襄阳、荆门、荆州、常德、益阳、娄底、邵阳、永州、清远、肇庆、佛山,终点至广州市,全长共2685公里,是纵贯中国南北的大动脉。

二广高速公路已于2016年12月31日全线通车。

雁门关在那儿

在山西省西北部。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雁门关在哪个地方

雁门关   位于山西省代县。雁门关在城西北大约40华里的地方,又名“西陉关”。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 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 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起源:  雁门关的军事地位人人皆知,但真正熟悉其历史的也不多见。在我的心目中,它既崇高又神秘。那名人字偃,沧州青池人,公元前1019年因镇守朔北、雁门有功,深得周成王宠信,遂赐幸为姓,封于沧州。  2001年6月25日,雁门关作为明朝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  据史料记载,宁武关于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为万里长城上重要关隘,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现存关城旧址范围分西关和东关两部分,城墙依山势而建,十分险要。  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为东进北京,在“宁武关”与明军进行了一场争夺战,史称“宁武关之战”,击败了三关总兵周遇吉,为夺取北京扫清了障碍。今在宁武恢河东岸,有周遇吉墓,为砖石所筑。  传说宁武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宁武关鼓楼,位于今宁武县城,外观为三层三檐九背重檐歇山顶,下置砖石所券十字穿心洞底座,通高30余米,气势宏伟,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偏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辖边墙四道,总长数百公里,至今仍有三十公里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河岸,甚为壮观。“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关的赞誉。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是赵武灵王破林胡的战场,唐朝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宋代杨延昭威镇三关。现存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偏关东南一公里,有凌霄塔,系明代建筑,为砖石结构八角形楼阁式空心雁塔,塔高35米,外观形似文笔,故名“文笔凌霄”塔,为偏关一景。

CopyRight 2023 鼓浪屿旅游 www.59236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14012035号-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