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订机票/酒店|今日推荐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旅游

莆田刘氏家庙在那个位置(莆田刘氏家庙在那个位置啊)

发布时间:2023-06-28 20:25

莆田刘氏家庙在那个位置啊

庄氏庄园比刘氏庄园大。

庄氏庄园的前堂后室四合院风格,青砖瓦房屋计5000余间,面积达15平方公里,其建筑规模国内罕见;它还是当年八路军115师司令部驻扎地、山东省人民政府诞生地。

刘氏庄园由中西合璧的大小13座四合院组成,南北长360米、东西宽130米,占地70亩,园内现存有忠义祠、花厅、书斋、刘显潜居室、家庙、校场坝,部分城垣、炮楼及法式建筑各一栋。

莆田刘氏宗祠

一、易氏之起源说法各异 据宜春易氏总谱记载:易氏之受姓(变姓)至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之久。

由受姓(变姓)始祖尚公列为第一世起至今已蕃衍八十一代,其中入鹤始祖顺之公蕃衍三十一代。因朝代迭更,谱牒之不全,加之远隔千里,交通不便,先贤无法探索真情。对易氏之起源、迁徙之过程,世代之番衍,历代谱牒之阐述均各有异。(1)易氏之祖本子姓,是商之宗室,商纣失德,戕害诸父,庶兄启惧,负祭器逃于荒服。祖忧其祸,以避往大陆西耕,今为平陆县,居山西平阳府,武王伐纣,封商宗室,祖变姓名渔于易水,遂以为氏,殁葬太原,子孙居之,迁于长沙(载吴川易氏族谱姓源)。(2)易氏受姓始其子,后其有功于殷,武王遂封朝鲜,与秦战败,奔燕,遂以为氏,(载易氏族谱旧序,明万历乙末年(一四一五)璘公撰。(3)祖其先楚人周召公丧之后。其孙封于北燕,本姬姓,何有易姓,湖广旧谱云:召公分陕夹辅成王有功于周,周思其绩,至三十七世文公太子,因易水封为易王,遂以为氏,祖墓俱在易州,宋状元礼部尚书祭基碑赞尚存,载之史册,班班可考。(载厚斋祖墓碑文) (4)吾易氏由来是以地为氏,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河北之易水流域,有个易氏部落,易氏正公是易氏部落后裔,仕周为上卿,名重破隆,上赐易地,以地为氏。(载宜春丰城河湖易氏族谱) (5)易氏之先,本出自有熊氏黄帝孙伯倏之裔,封南燕伯、至周时居郑地,仕郑封于雍邑,以邑为雍氏,雍倒之裔尚公,徙齐地仕齐,食采于易水,后以易为氏,移于山西阳曲,故以太原名郡。(载宜春温泉易氏旧谱) 二、易氏起源历史渊源 吴川房易氏族人因要进行本届重修族谱,该族族人认为,对姓氏之起源、迁徙之过程及世代之蕃衍等必须穷寻其源,以正其本,经众集议,决定派出专人组成寻根团,前赴江西宜春实地深入考查,并于一九九八年夏六月选派显东、显泽等三人为寻根团前往江西宜春进行深入考查,蒙当地宗亲们的热情支持,首先瞻仰状元重公的名胜古迹,如重桂路、状元洲,拜谒易氏宗庙和重公祖坟茔,然后由参加纂修鼎臣总谱之负责人,提供旧谱资料六十一套,三百八十多本,从中跟查入粤祖先线索,加以新修总谱之考证。经一一核查,获得了端倪而归,并撰写了寻源记编入吴川本届易氏新谱,寻源记分别以易氏源流概述和易氏姓原考作了详尽和以史实为依据的论述,谈论述实乃易姓之珍贵历史文献。姓氏之设,始于轩辕,盛于商周,以分封赐地,以地为氏者居多,后以官名、谥名、人名、山名为氏者亦不鲜。考吾易氏之源,认定出于姬,乃周之后,食采于易,以地为氏者望也。子姓之说,或见其讹:其一,正史有记,纣王无道,微子去国,武王伐纣,封微子为宋国君(诸侯)没有变名、姓名,渔于易水史实。其二,箕子被囚,武王克殷,封箕子于朝鲜而不仕,无奔燕而改为易氏之文据。其三,微子启,耕于平陆,渔于易水,葬于太原,千里遥遥,事实可疑。以上三疑,足证子姓有误。旧谱记述易源于姬,以地为氏,文字虽殊,其义同也。如雍纠出自雍伯,雍伯是周文王之子,雍纠后裔尚公,仕齐,食采于易,以地为氏,战国时移于山西,以太原名郡可信也。江西宜春易氏尊尚公为受郡始祖,列为第一世。玉桥易氏,裔出宜春重公,亦以尚公为受姓始祖也。(载自吴川易氏新谱) 从上说明:广东易姓是同一支派,源自姬姓也。三、易姓之源流概述 万物生于天地,子孙出自祖宗,故木必有本,水必有源,考吾易氏由来,系以地赐姓。尚公,东周时仕齐,为上大夫,食采(分封)于易地,其郡山西太原府易城,后以太原名郡,为易姓受郡始祖。(详载宜春鼎臣总谱易氏源流) 尚公八世孙洗公,祖居太原,袭父爵,仕西汉武帝,官拜大将军,领兵镇守宜春郡,由山左而江右,仕于袁,卒于官,葬萍水之东、沪溪高岗塘将军坟山。生二子:长曰繁,次曰珉。珉公传六世孙淑仁(十四世)于东汉永元年间,徙居河南开封府陈留县丰溪。淑仁传六世孙、承球之子淳公(十九世)因汉末曹丕篡逆,球公遇害,母子出逃,徙居湖广长沙、浏阳县金塘,为长沙始祖。淳公十三世孙正杰(三十一世)徙居长沙孟村。正杰传五世孙铨公(三十五世)字庭章,仕唐,任宜春节度使,因天宝安禄山之乱,隐居宜春郡南,集云山紫云峰,择居九联坊,为宜春易氏发祥之地。铨公传五世孙重公(三十九世)字鼎臣,唐会昌五年(八四五)钦点状元,官擢大理寺评事。生五子,第五子璠公,字大珍,任福建莆田县令,隐居福建兴化,为福建始祖,生三子,长子文斌,初徙居上高县璠村,年四十,仕南唐庄宗,初任建武冠军使,升雄州刺史,卒于官,民怀其德,留葬东山,墓左建祠祀,生子迎庆,建梵宇于祠后,曰东山寺,置田饭僧以供祠墓,山下有一村曰牛田铺,沙沃野环之,迎庆不忍弃祠墓,因家焉,更名长沙里,子孙居之,为入粤之始祖。(详鼎臣总谱及徙居历史考) 文斌九世孙家公(四十九世)号丹阳,累官同知,祖居南雄,因坡垌顽豪作乱,蔓及雄韶,祖预为避之,于宋淳熙甲辰年(公元一一八四年)五月,徙居广州城南小市街石亭巷。生子叔止,叔止生四子:长曰东之(现子孙分居南海大步、半仙岗、大园阁为南海房祖)。次曰西之(现子孙分居清远英德长宁牛牯潭,为番禺房祖);三曰和之(现子孙分居连州市大路边镇易家村,为粤北房祖);四曰顺之(五十一世)现子孙五万余人,分居鹤山、吴川、广西、梅州、高明、新兴等市县。为鹤山房祖,仕宋为二十六宣义郎,入赘肇府刘公桓之女,致仕后隐居高明县洞心村,公殁,年已八十高龄的刘氏太夫人携子元伯徙居鹤山玉桥村。元伯生四子:长曰康孙、次子陈孙、三子张孙俱住玉桥,四子仕熊(五十三世)号凤台,宋咸淳甲科武进士,官王府仪宾,尚晋王郡主,宋朝末年,闻宋王居石匈州(属吴川县治)公至吴阳极浦亭寻陈宜中集汉勤王,而宋室君臣已赴崖门,公避居吴邑,是为吴川易氏始祖。易氏奠居吴川,迄今七百二十载,蕃衍三十世代,人口三万多人,徙居雷州、化州、廉江、钦州、合浦等地,而且簪缨继世,代有闻人,成为粤西盛族。(载自吴川易氏新谱) 从上所述:玉桥之祖(顺之)是来自广州,广州之祖(丹阳)是来自雄州,雄州之祖(文斌)是来自江西,江西之祖(铨公)是来自湖广长沙,长沙祖(淳公)是来自河南陈留。陈留之祖淑仁,来自山西太原。玉桥易氏发展至今已居住在鹤山沙坪、雅瑶等10多条村庄,人口有5000多人,另外华侨港澳同胞3000多人.

福建莆田刘氏

龙姓不算是个小姓,至2009年,龙姓人口大概在280余万,在全国各个姓氏中排第81位。

龙姓是个典型的多源流姓氏,因为多与神话有关,详细信息已不可考,主要有十个:

源流一:源于黄帝之臣龙行黄帝臣有龙行,黄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郑)。

源流二:源于嬴姓 龙为古国名,可能是太昊氏的国家,樊夫人龙嬴墓的陪葬物表明,确实存在嬴姓龙国。国灭后,国内公族称龙氏。是为黄淮龙氏。

这只龙姓国灭后与舒国的嬴姓遗民建舒龙国,后裔多有龙姓。

源流三:源于子姓为商朝王室分支,商朝分封王子于龙地(约今河南辉县),以封地为氏。商朝金文中的「子龙」即子姓龙氏王族,子龙鼎(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即为子姓龙氏的传世礼器。后随殷商王室遗族迁居宋国,龙子与龙叔即宋人。

源流四:源于芈姓 楚国贵族衍生的一百四十三姓之一。

源流五:源于舜帝臣子纳言龙 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所谓纳言,是当时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子孙以官职名龙为氏。这一脉出了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也是龙姓始祖之一的龙伯高。

源流六:源于龙丘氏改姓 新莽时有隐士龙丘苌,吴人;蔡邕《琴操》有楚人龙丘高;北魏时有梁国都督龙丘大千。其后无闻,或改龙氏。

源流七:源于豢龙氏出自虞舜时期豢龙氏之后,相传董父,己姓,精于饲龙,以畜养龙而被舜赐姓“豢龙氏”。其后代有以龙为氏的。

源流八:源于御龙氏 出自夏朝孔甲时期的御龙氏刘累之后,其虽为刘姓始祖,但后裔也有以龙为姓者。

源流九:源于牂牁西汉和唐宋时代牂牁地区有龙姓,据《华阳国志》所载,西汉时的牂牁大姓中有龙氏。牂牁郡,治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

源流十:源于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汉化龙姓。

庐陵龙氏

这个龙姓源流实在太多,吉安的龙姓始祖各不相同,实在难以全部考证,这里仅记载几只可考者。

永新龙氏

龙伯高像

【龙伯高,名述,字伯高。与伏波将军马援是至交好友,马援在告诫侄子的书信《诫兄子严敦书》中就以龙伯高做榜样教育侄子。他这样写到“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译文:龙伯高性情敦厚,行事周密谨慎,平素不多说话,一旦说话必定对说的话精细选择过,平日里为人谦和节俭,廉洁却有威严,我非常喜欢和看重他,我希望你能够向他多多学习。)

俗语:“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就出自这批文章。其中“鹄”(天鹅)指的就是龙伯高。光武帝刘秀看到这封书信后,提拔龙伯高为零陵太守。现在龙伯高的墓地就在湖南永州市,是当地的保护文物。】

而龙伯高的二十八世孙龙庚迁至永新,是盐堆龙氏始祖。这一脉就是纳言龙后裔,程朱理学的创始人程颢,以及文天祥,就为这一脉族谱做过序。这只龙姓也是吉安最古老的一只龙姓,永新龙姓基本都是此脉的。

龙庚的曾孙龙况生五子钦、琮、瑊、瑀、琳。因此分为五派,其中龙瑊迁到四川,龙瑀迁到了贵州。留在永新本地的,有钦、琮、琳三派。而琳公长子纬,迁居到了吉安城里。这一脉虽然主要分布在永新,但在吉安等地也都有分布。

吉安县敖城龙姓

始迁祖龙岱约于南北朝宋齐时期由山西吉州(今山西省临汾市吉县)迁吉安县敖城镇,其后裔龙祖潜是万载龙氏的始迁祖。后万载龙氏多有迁至吉安者,其实与敖城一脉,系出同源。(这也是吉安最主要的龙姓源流之一,吉安县的龙姓多是此脉,与宜春的万载龙姓系出同源。)

泰和龙姓

始迁祖龙绳,宋朝自江西庐陵泷潭迁居泰和南冈。谱存庠序图、敕命、传序、杂记、诗文等。(这一脉应该是上面两脉的分支之一。)

莆田东山祖祠在哪里

最大的铁佛福建一尊最大的铁佛,在福州开元寺内,佛高5.3米,建于宋朝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之前,距今已920年,铁佛头部为实心,身驱为空心,估计其总重量在10万斤左右,为全国罕见。

最大的锅福建现存一口最大的锅,存放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内,这口锅深七、八米,锅盖吊在滑车上,煮一锅饭需要烧3000斤柴,煮好的饭可吃1000人,大锅边还有3口小锅,每锅饭也能吃300人。

最早的玻璃碳福建最早的玻璃碳,发现在五代后唐闽王王审知墓中。王审知墓在福州北郊,明朝丘德四年(公元1429年)墓被在该地屯垦的士兵盗挖,发现此碳,它是许多珍贵的殉葬品之一。

最老的荔枝树当推莆田市的“宋家香”荔枝树,这棵树种植在莆田城内宋氏宗祠庭院中,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名臣蔡襄曾在宋祠品尝过荔枝,写下:“世传此树已三百年”,以此推算,它当种植于唐玄宗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它的主干周围达7.1米,直径为2.38米,树干部分木质蛀空,可容纳五、六人,公元1923年,此树被强台风腰折,不到两年又长出新枝,1951年又开始开花结果实,现树高达8米多高,枝叶茂盛,每年结果,产量达数千斤。

最早的佛寺福建最早的佛寺,名叫“绍因寺”,建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距今已1721年历史了。寺内有琴石、金鸡井、饮马池等古迹,是汉闽越王时遗址,现福州市北大路“半野轩”,就是过去的部分寺址。

最高的山福建最高的山是黄岗山,它位于闽北武夷山市境内,是武夷群峰之顶巅,海拔为2158米,被誉为“八闽屋脊”。黄岗山下现已辟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都吸引许多中外游客。

最长的江福建最长的江是闽江。全长为2870公里,它流经36个县市,流域面积达6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自从水口水电站建成后,南平水库还将成为一处旅游胜地。

最大的岛福建最大的岛是平潭岛,面积为320多平方公里。因整个岛屿像一个浮在海面上的巨坛,所以从唐朝开始就被称为“海坛岛”。岛上不但有“三十六脚湖”、“石牌洋”等闻名中外的名胜,而且还是一个避署清夏的度假胜地。

最大的平原福建最大的平原是漳州平原,面积达560平方公里,西起靖城,北至丰山,南达古县,东与九龙江三角洲相接,漳州市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平原上,有天宝山、芸山、南山寺等胜景。

最弯的海岸福建最弯的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弯曲程度为全国之冠,因而港口众多,著名的有厦门港、福州马尾港、泉州后诸港、莆田秀屿港、宁德三都港、福鼎沙埕港、东山的东山港。这些港都成为人们向往的一个旅游点。

最大的人工湖福建继古田溪人工湖之后,最大的人工湖是闽北泰宁的大金湖,它于1982年开始建成,沿湖有二澡、五泉、十八洞、三十六岩等天然景观,湖上备有游艇,供游客欣赏美丽的山光水色。

莆田南少林寺

唐初李世民即位后,反叛路得才等聚众沿海、夜集明散、沦为海盗,闹得沿海一带民不聊生。太宗皇帝命已敕封为大将军的北少林寺昙宗方丈率僧兵到沿海对付这群海盗,昙宗便派道广和尚和僧丰、僧满三人带五百僧兵前往福建沿海,平定了海盗,同时在当地广度有情,收下不少大乘禅宗弟子,经太宗皇帝恩准,便在福建莆田九莲山建起了南少林寺。南少林寺在反清复明斗争中与天地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南少林寺武僧所具有的强烈的疾恶如仇、除暴安良的忠义精神,曾受到民众的推崇。

在反清复明斗争中,莆田南少林寺被清兵所焚毁;现已重建一新。“寺因武显,武以寺名”。南少林寺是南拳的发祥地,当时此寺习练少林南拳武风极盛,并广泛流传民间。千百年来,“南拳北腿”在我国已形成了鲜明的南北武术流派,南少林武功已远播五洲,名扬四海。在反清复明斗争中被清兵焚毁的南少林寺蒙尘近三百年后,其中心寺院林泉院遗址于1986-1988年国家文物普查中被发现。这座遗址地处莆田北部丘陵山地,隶属莆田县西天镇林山村,南距莆田城区直线约12公里。遗址座落于九莲山(海拔近500米),东、北及东西三面环山,西隔山间小溪与卧佛山(亦称弥勒献图山,海拔570米)相望。遗址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50米,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地形地貌酷似嵩山少林寺。这一重大发现在1989年11月福建省武术协会莆田会上书面公布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当年12月3日成立了莆田市南少林研究会,开始系统的有组织的研究。

青水古戏台

位于距城63公里的青水乡,建于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古戏台建于22米长的永宁桥上,背后与“砥东亭”庙宇相毗邻,建筑形状别具一格。戏台平面为矩形,长约38.5米,宽5米,高5米,歇山顶,具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

革命纪念地

【革命烈士陵园】

在革命战争年代,屏南无数英雄儿女参军参战,更有许多贫苦农民参加革命活动,有的不幸被捕,大义凛然,从容就义,全县有132名革命志士为国捐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革命先烈,发扬革命传统,县人民政府先后建造革命烈士陵园和烈士墓,供后人瞻仰。

位于城关东面寨岗山顶,1965年10月建,占地面积29.6亩,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1座,l米宽水泥路环绕碑四周,翠柏成圆月形环抱纪念碑,环境幽雅,为游览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

【上楼红军烈士墓】

位于岭下乡上楼村边,1966年始建,安葬民国24年(1935年)在上楼战斗中牺牲的9名红军烈士遗骸。1978年立墓碑,碑上雕刻“红军墓”。

神风龙宫

神风龙宫位于宁化天鹅洞群风景区内,是1995年新开发的地下河溶洞景观。该洞进口处有阵阵清风喷出,由此而得名为神风龙宫。此风为“一奇”;而洞内数千平方米地下河的泛舟游览项,为目前福建“一绝”。洞内纵深5华里,分为三个洞厅、一个地下湖和一条地下河。洞内的三个大厅雄浑壮阔,厅内“金钢守门”、“天龙出巡”、“银钟镇虎”、“济公圆梦”等岩溶景观造型奇特、线条刚劲、极富“写意”韵味,让人置身其中,大有迥肠荡气之感。洞内的地下湖水平如镜,步入湖中的莲花墩上,岩溶造型的倒影清晰入目,“母鸡啼巢”、“苍鹰扑食”等倒影栩栩如生,仿佛是一个水中的“动物世界”。洞内最具特色的景观,还是那条幽深迷离的地下河,登上一叶小舟,荡起双桨,这地底下的水中世界非同一般。水中是珊瑚、琼花、玉树的倒影,洞顶密集的“鹅管”挂着晶莹闪亮的水珠。这些美妙的景色无不让人感到有如置身于海底龙宫。

莆田刘氏源流

远看红砖白石、燕尾脊成片,古建群排列井然有序;近看雕梁画栋、墙上雕刻题材丰富,雕饰技艺精湛……“东亚文化之都”福建泉州的后龙镇土坑村洋溢着浓郁的闽南风,置身这一延续几百年的古村落,依稀可见昔日的繁荣和昌盛,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在中国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中,土坑村榜上有名。近日,笔者走进了这一较完整反映相关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古村落。

土坑村历史可追溯到600多年前。据载,当时福建莆田贵族刘宗孔因避“靖难之变”,携眷至此定居下来,明朝永乐至清代乾隆年间,刘氏后代以祖祠为中心,南北两侧分四排而筑,共建40多座古大厝,形成绵延数百米长的壮观古厝群。

历经数百年发展,土坑村古民居建筑群落现占地26860平方米,尚存明清建筑27座,包含民居、祠堂、宫庙和书院等。

莆田有几个妈祖庙

1、东岩山妈祖行宫- → 文峰宫- → 港里祖祠- → 湄洲祖庙(妈祖祭典仪式、古编钟表演、湄洲女服饰展示)- → 鹅尾神石园  2、 湄洲祖庙 → 妈祖公园 → 湄屿潮音 → 鹅尾山神石园 → 九宝澜黄金沙滩 → 嵩山风景区 → 天云洞 → 平海天后宫(师泉井) → 亿豪休闲度假中心

莆田刘氏家庙在那个位置啊图片

杏树园

杏树园:地处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南麓的片村,有16个自然村(现在已重新划分并命名),包括杏树园、太平山、陈家山、葛家沟、杜家沟、柳峪山、龙家山、马家山、黑鹰峪、香山、大峪沟、齐家祠堂、陈家沟、蔡树洼、孙家庵、封口里。

据201 1年统计,杏树园村有1284户,3080人,耕地9lO亩。均为汉族。杏树园片村形成于清中叶以后。1957年春,果乡水库开始修建,杏树园村因处于拦洪大坝截住的库区主要部位,上移至东北方向的山坡高处重新建村。从库区上移的杏树园村,距离城关镇政府驻地2.9公里。

太平山位于昌黎县城北偏西3公里处,.其村建于清中叶,原名“杨家庵”,相传清末一个富户令人在其地小山上刻下“太平山”三字,村名随之改称“太平山”。

陈家山位于昌黎县城北偏西2.7公里处。建村于清中叶,为清举人崔树宝家的居地,以姓氏得名“崔家山”;民国初年,崔家衰败,其地被浙江人陈氏购得,改名“陈家山”。

葛家沟位于昌黎县城北偏西1.9公里处。建村于清后期,原为葛姓人家居住,故名“葛家沟”;后陈姓从陈家沟搬来居首,故叉称“陈家沟”。

杜家沟位于昌黎县城北偏西3.2公里处。其地为清中叶一杜姓人家建立,因地处山沟,以姓氏得名“杜家沟”。

柳峪山位于昌黎县城北偏西3.3公里处。清中叶刘姓人家最早进山落户,因处于柳峪沟之上,称为“柳峪山”。

龙家山位于昌黎县城北3.8公里处。清雍正年间,由城里迁移的龙姓人家在此落户,因居山坡上,以姓氏得名“龙家山”;因其地栽植果木,形成园林,又称“龙家园子”。

马家山位于昌黎县城北偏西4.5公里处。建于清雍正年间,为城关南街迁移的马姓人家建立,以姓氏得名“马家山”;因位于土山顶东部的山沟里,又称“土山沟”。,

黑鹰峪位于昌黎城北偏西4.3公里处。为清中叶抚宁县一户张姓人家定居建立,形成村落时,以位于黑鹰峪口而得村名“黑鹰峪”。

香山位于昌黎县城北偏西4公里处,以位于香山东麓得称“香山”。其地为刘姓人家在清朝时进山始居。

大峪沟位于昌黎县城北偏西3.6公里处。其为清中叶迁此定居的刘姓人家建立,以地处仙台顶与翠屏山之间的大峪沟口,得村名“大峪沟”。

齐家祠堂位于昌黎县城西北偏北3.5公里处,在大峪沟南偏西。建村于清前期,为从城里迁移的齐姓人家立村,因建有齐家家庙,得村名“齐家祠堂”。

蔡树洼位于昌黎县城西北偏北3公里处。形成村落于清代,因其居地山场长满被称为“蔡树”的橡树,得名“蔡树洼”。

陈家沟位于昌黎县城西北偏北约3公里处。建村于清中叶,以陈姓人家先居其地山沟得名。

封口里位于昌黎县城西北2.5公里处。建村于清后期,因其地位于西馒头山与杜侍郎山形成的封口里面而得名。

孙家庵位于昌黎县城北偏西2.6公里处,建村于清后期,孙姓人家最早进山落户,因其地有一尼姑庵,故以姓氏称为“孙家庵”。

薛营

薛家营:简称“薛营”。在昌黎县城东12.5公里。据2011年统计,薛

营村有580户,1746人,耕地2832亩。《昌黎县地名资料汇编》载:“该村为明朝薛姓移民建立,因建在营盘旧址附近,以姓氏得名‘薛营’~,”根据薛营附近的沟儿湾、西苏撑、邱营建村源头推断,薛营建村者应为山东人。根据全县160多个来自山东的村庄地名考察,薛营具体建村时期应在洪武年间以后由于建村人家其他原因,薛营现已无薛姓住户。

段家店

段家店:位于昌黎县城东北偏南8.8公里处。据201 1年统计,段家

店村有52l户,1436人,耕地l770亩。均为汉族j段家店村建于清初,最早有附近的段庄一户段姓人家在靠近山口的道路旁边开设的大车店,后被称为“段家店”的大车店所在地发展成一个村庄,村名随之称为“段家店”。村民现有段、曹、王、杨、张、李、潘、赵、刘、尹、何、田、姜、暴、苗、于、史、邓、任、白、金、靳、焦、董等20多姓,多数人家从附近裴家堡一带的村庄搬迁过来,也有一些从山东或其他地方路过于此的逃难人家在此落户。

何家庄

何家庄:位于昌黎县城东2公里处。据201 1年统计,何家庄村有761

户,l883人,耕地1279亩。均为汉族。何家庄是在明万历年间由何姓移民建立,以姓氏得村名“何家庄”。村民现以何姓为主,还有郭、杜、刘、梁、王等姓大户,及杨、卢、李、张、周等姓人家

两山村

前两山村:两山村位于昌黎县城东北4公里二两山的建村历史可追

溯到明以前。两山之地,原建有“前两山”和“后两山”。后来,前两山分建为前、中两个“两山村”

据2011年统计,前两山村有304户,877人.耕地750亩。均为汉族。前两山村为明朝前期山西陈、郑两姓移民建立,因村址位于两山之南,得名“前两山”;

中两山村位于昌黎县城东北4.6公里处,有510户,1229人,耕地970亩。均为汉族此村居于前两山村与后两山村之间,被称为“中两山”。

后两山村在中两山村北偏东0.8公里处,有441户,1230人,耕地630亩。均为汉族。后两山村为明朝前期山西孙姓移民建立,因村址位于两山之北,得村名“后两山”。

渟泗涧

福建莆田刘氏家族

何(hé)姓,是一个中国姓氏。何姓在南方各省区中,一般均占各省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而在北方省区中仅占百分之零点五左右,人口最集中的当属四川、广东、湖南三省,约占全国汉族何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何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八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二。

要说最有名的我认为就是她了

中文名 ??何仙姑

别名 ??????何惠娘,何琼,何秀姑,何香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永州零陵

何仙姑的传统定位

何仙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定位为八仙之一,即“八仙过海”神话中的“八仙”: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何仙姑是八仙中的唯一女仙。

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有“淮南八仙”、“蜀中八仙”、“文人学士八仙”等。我们今天所知的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到了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才把流传中的“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人物正式定型下来。也就是说,在元代之前,“八仙”不是指上述这八位神仙。我们今天知道的这八位神仙,是经过历代整理加工,最后到了明朝中期才定型的。

何仙姑道教八仙之一。

其身世有多种说法。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皀有本地之何仙姑。但一般都传为何氏女。途遇仙人,赐仙桃戒仙枣食之成仙,不知饥饿。能预知祸福,善轻身飞行。还有一种说法,她是吕洞宾的弟子。《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一位叫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十六岁时梦见仙人教她:“吃云母粉可以轻身而且长生不死。于是她照仙人的指示,吃云母,发誓不嫁。经常来往山谷之中,健行如飞。每天的早上出去,晚上带回一些山果给她母亲吃。后逐渐不食五谷。武则天遣使召她去宫中,在入京的途中忽然失踪。之后白日生仙。唐天宝九年,出现在麻姑坛中,站立在五朵云中。其后,又出现在广州的小石楼。

传说中的何仙姑原型出自武平,江苏常州人。在《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神仙部》《福建通志》中都记载为:“仙姑,父大郎。世居武平南岩,货饼自给。吕纯阳(八仙中的吕洞宾)见其有仙质,日过索饼啖,辄与。吕感,赠以一桃,云食尽则成仙。仙姑遂辟谷南岩。”

清康熙《武平县志●方外志》载:“何仙姑,父大郎。世居南安岩。生而不茹荤,誓不适人,父母货饼自给。吕纯阳见其人仙质,日过索饼啖,辄与之。吕感,赠一桃,云食尽则成仙。仙姑遂辟谷南岩。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定光佛抵岩,欲开道场。一日,何仙姑出观洪水,遂摄衣入岩趺坐,大蟒猛虎皆盘伏。仙姑语大郎(何仙姑父亲何大郎),遂舍宅与岩为佛道场。乡人争构庵以祀佛,并构楼以祀仙姑。最显灵验,有病烦热者,扫像上尘而饵之辄愈。”同一县志《事文类》载:“大宋太祖祥符间,岳州玉真观灾,唯留一柱,有侧书‘谢仙火’三字。庆历中有以问何仙姑者,辄曰:谢仙如雷部中鬼,主行火。闻者果于道藏中验之,益信庆历之仙姑,实为大郎之女矣。”

据武平《何氏族谱》记载:“何仙姑生于后晋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仙姑幼性清净,不蚀酒、不茹荤,隐迹岩中,矢不适人。”宋哲宗元枯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何仙姑卒于武平县岩前镇宁洋村刘坑自然村何大郎公五世孙立六一郎家中,享寿150岁,为武平有史以来最长寿的人。《谱》载云:“仙姑寿终时,闻空中有鼓乐声,一朵祥云从卧榻直上宵汉,见者无不惊异,自是乡人敬慕,塑遗像于仙姑楼。”何仙姑真身葬在岩前宁洋乾湖塘。

何仙姑一生经历了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四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何仙姑之父何大郎公,宋淳化三年壬辰(公元993年)寿终正寝,享年101岁,其原配夫人黄一娘,卒于宋真宗咸平四年,卒年102岁。何仙姑与父母三人均享寿百岁以上,亦是世间少见.何仙姑父母之墓也在武平岩前,保存完好,碑记依稀可辨,可为佐证。

莆田刘姓从哪里迁来?

1、陈

陈姓福建第一大姓,共有428.05万人口,占福建人口的11.51%。按照城市分布来看,福州陈姓人口最多,超过了百万。漳州陈姓人口已达60万人左右,泉州85万人左右,莆田50万人口左右,龙岩20万左右,厦门25万左右。而陈姓在全国共有7138.4万人口,在全球人口超过9800万。

2、林

福建是林姓人口的第一大省,共有390.43万林姓人口,占福建省总人口的10.17%。林姓是由商朝末年的名臣比干而来,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中国台湾等南方地区,截止2016年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在中国姓氏人口排名中位列第16。而福建最著名的林姓名人当属林则徐。

3、黄

福建共有216.52万黄姓人口,占福建省总人口的5.64%。黄姓起源于北方的黄国,没楚国消灭后,族人南迁,现主要分布于广东、四川、湖南、广西等南方省份。截止2017年黄姓人口共有27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2%,是中国第七大姓。

4、张

福建共有206.92万张姓人口,占福建人口的5.39%。目前张姓最要分布与河南、山东、河北等北方地区,人口总数达8500万之多,约占全国人口的6.79%,是第三大姓,仅次于李姓和王姓。

5、吴

福建是吴姓的主要分布地区,共有165.46万吴姓人口,占福建省总人口的4.31%。在移民东南亚的吴姓人口中大多都来自福建地区。吴姓出自黄帝姬姓,截止2014年共有3300万人口,在全球范围内人口多达7000万。

6、李

福建共有162.39万陈姓人口,占福建人口的4.23%。李姓是目前中国的第一大姓,人口共有9500万之多,不仅人多而且分布广分布均匀,几乎每个省份的十大姓氏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7、王

福建共有154.33万陈姓人口,占福建省总人口的4.02%。王姓同样出自姬姓,目前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北方省份,东南沿海相对较少。不过由于王姓9468万的庞大人口数量,依旧进入了福建十大姓氏。

8、郑

福建共有124.77万陈姓人口,占福建人口的3.25%。郑姓在各省人口排名前十的姓氏中比较少见,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目前总人口约为936万,是中国第二十一大姓。

9、刘

福建共有114.4万陈姓人口,占福建省总人口的2.98%。刘姓主要分布于东北、浙江等地,截止2013年共有7000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34%。

10、杨

福建共有97.89万陈姓人口,占福建省总人口的2.55%。杨姓主要分布于四川、河南、云南、山东、湖南、湖北等地。而福建之所有能有这么多的杨姓人口是因为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后,杨姓向福建、广东以及海外大范围移民。

CopyRight 2023 鼓浪屿旅游 www.59236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14012035号-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