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订机票/酒店|今日推荐

当前位置: 主页 > 景点大全

刘春霖门票(刘春霖照片)

发布时间:2023-06-28 21:32

刘春霖照片

此方印章,是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状元,刘春霖所用的朱文闲章,篆文为“金石”二字(寓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之意)。所选用的是寿山白田冻石。 ?

刘春霖图片

所谓国民者,有善良之德,有忠爱之心,有自养之技能,有必需之知识。知此身与国家之关系,对国家之义务。以一身为国家所公有而不敢自私,以一身为国家所独有而不敢媚外。

刘春霖子孙

“古香常在静中生。”出自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的一首无题七绝诗。全诗为:天趣偶从言外得,古香常在静中生。笔底江山助磅礴,楼前风月自春秋。前2句常被后人作为对联引用。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甘肃人,清光绪30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是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因此被称为“第一人中最后人”。  

 

刘春霖的老婆

中国科举史上的第一位状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孙伏加,最后一个状元是清朝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科举制度经过1300余年,为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了数以百万计的举子和十多万名进士。其中,有据可查的状元有785名,可查出名姓的有559人。在这些众多的状元中,只有一名是女性,她就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傅善祥。傅善祥是中国科举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据有关资料记载:天平天国于1853年定都南京后,开设了女科考试,允许女性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参与议政。而担任女科监考官的是西王萧朝贵的妻子洪宣娇(又说杨宣娇)。经过严格的考试,早期就已经参加太平军的南京女子傅善祥名列榜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状元。 ?

刘春霖官职

说起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大部分朋友首先想到的是“科举制”。可是,科举制是由隋文帝杨坚开创的,在此之前,还没有这样的制度。

我国历史上选拔官吏的制度不止一个,有史记载以来,有多少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呢?五种,接下来,书生与大家一起来看。

世官制:

世官制,世代为官,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这一制度是先秦时期(秦始皇建立的秦朝之前)的官吏选拔制度。简单点说,就是贵族世代为官。

比如说,某一家族的某一位成员成为官员。那这一家族的其他成员也会沾光。只要家族不倒,其成员就可以随时担任重要的官职。

这一制度在奴隶社会最为常见,到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衰落。

军功爵制:

这一制度,彻底打破了世官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战国时期,列国推行变法,打击旧贵族特权。比如秦国,秦国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正是有了这样的规定,秦国才得以成为列国中的强国,直到横扫山东六国,统一中国。

察举制:

汉武帝元光元年,中国古代全新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察举制”确立。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的制度。

这一制度较世官制和军功爵制高明的多,让管理层得到了众多的人才,让下层人士有进入管理层的可能。但是,弊端也多。天下有很多人才,能得到推荐的只是少数,还有很多人才没有被举荐,他们终身未被录用。

当然,还有一个最严重的弊端,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控制。这样一来,被推荐的很多官员都是名不符实的。东汉末年的一首民谣,倒出了这一弊端: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四句民谣,切中要点。

九品中正制:

这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由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于黄初元年制定的。

首先,在某一地区设立中正官,就是对某一地区的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然后根据某人的家世(出身和背景)以及行状(品行)进行定品。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也能列上品。因此,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科举制:

这一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成为管理者,更有可能成为朝中权贵。科举制持续了1300多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制度。1904年7月4日,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进行,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刘春霖成为末代状元。

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院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秀才资格,之后才能进入府、州、县学习,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因八月举行,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者叫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第一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春季举行,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进行策问,以定甲第,有时由皇帝委派的大臣主管。

录取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二、三甲第一名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人数高达10万人。

以上便是我国历史上五大官吏选拔制度,在这期间,最初的世官制并没有完全废除,直到清末才正式废除。

刘春霖是哪里人呢?

他的名字叫刘春霖,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今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

刘春霖生平事迹

唐伯虎、郑板桥、文天祥、吴敬梓、袁枚、林则徐、施耐庵、方苞、邓廷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等历史名人均为江南贡院的考生或考官。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也出于此。

施耐庵

施耐庵(1296年~1371年),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江苏兴化人。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代表作是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施耐庵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

唐伯虎

唐伯虎(1470~1523),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唐寅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世,故名唐寅,又因属虎,故又名唐伯虎。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鲁国唐生、南京解元等,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二十九岁到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正当他踌躇满志,第二年赴京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交恶运,绝意仕途。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字敏轩,号粒民。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清代重臣,洋务运动倡导者,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磨店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有《李文忠公全集》。

翁同龢

翁同龢(1830~1904),清代名臣,字叔平、瓶生,号声甫,晚号松禅、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大学士翁心存之子。咸丰六年(1856年)一甲一名进士,历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是当时著名的清流领袖。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卒后追谥文恭。翁同龢为光绪师傅,“得遇事进言”,光绪“每事必问同龢,眷倚尤重”。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 汉族,吉州吉水(今属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

张謇

张謇(1853~1926),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字季直,号啬庵,出生于当时江苏省海门直隶厅常乐镇。他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刘春霖后代

状元,作为满腹经纶的精英,一直被人们称颂和仰慕。从隋炀帝设“进士科”开创科举制度先河,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前后历经1300年。从唐初的首个状元孙伏伽,到清末的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共产生状元500余人。加上历朝历代的武状元,总计不过千人。 ?????

在这支精英型队伍中,马姓的状元目前能查到的为12人,其中,文状元6人,武状元6人。咋看起来,12‰的比例不算高,其实远高于马姓与总人口的占比。(注:以概率学推测,马姓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7‰,因而状元比超出80%。) ???????

笔者作为马氏后裔,欣喜之余,兹将辑录到的有关材料,加以分析考证,提炼诠释,遂成此文,以飨族人。 ???????

孝子状元--马适。宋太祖年间状元,江西九江人。马适中状元后,先任翰林院修撰,后任秦州通判(州的一个特殊副职)。赵匡胤直接委派他,掌管一州的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并且赋予他对知州和整个州务情况,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 ???

其母病故,回家治丧,居家守孝,不再为官。明洪武年间,当地知县感念300多年前的马适,建设“明伦堂”,以纪念马适为首的乡贤和陶渊明、狄仁杰等人。 ?????

刚正不阿的状元--马涓。宋哲宗年间状元,四川南充人。马涓为官时奸臣蔡京把持朝政,他毅然上书皇帝,指斥蔡京一伙穷奢极欲、误国害民的罪行,遭到蔡京的打击报复,被罢官。

他的家乡南部县城至今有一条状元溪和一座状元桥,状元溪的山岩上,刻有马涓手迹“晴霞夕照”几个大字,笔力雄健,蔚为壮观。 ?????

马恭回。辽朝末代皇帝天祚帝年间的状元,余事不详。 ?

“一日君”状元--马铎。明永乐年间状元,福建长乐人。原名马乐,后避讳永乐,受御赐改名为马铎。自幼聪颖异常,为文不假思索,下笔即成。他早年作为秀才因成绩优异,被选为岁贡生入国子监。他居官有刚直之声,居家有孝友之名,居世有助人之誉。永乐帝出京巡幸的日子,令马铎襄助太子监国。永乐皇帝欲到孝陵祭父和郊祭天地,恰逢身体染疾,于是就让马铎身着龙袍代祭并代驾郊天,随行重臣全都像陪侍皇上一样陪侍马铎。因而“马铎一日君”的故事广为流传。 他的家乡至今流传着“一母两状元”的传说。马铎的母亲因是小妾,受到正妻的排挤,再嫁他人生儿育女。没几年铎父和正妻相继病死,马铎被生母家收养,后来与其同母异父的弟弟,相继中了状元。 ?

明朝江北的第一位状元--马愉。明宣德年间状元,山东临朐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敏好学,20岁考上秀才,26岁参加乡试,荣获山东省举人第3名,30出头中状元。在江南绮抛拥拿鞒,他成为江北的第一位状元(明清两朝,山东省共考取状元10人)。

马愉先后担任翰林院修撰、帝师,不久入内阁,参与机务,任礼部右侍郎,再升五宰辅之一。他任会试主考官时,得状元商辂(明朝唯一连中三元的人)。他发现不少郡县的粮仓失修和狱中久押不审的犯人多有狱死者,便上奏皇帝。皇帝准奏,督令建仓储粮,审理冤狱。53岁中风而死,皇帝赐御葬。有著作8卷,收入《四库全书》。 ???????

曾交白卷的状元--马世俊。清顺治年间状元,江苏溧阳马家村人。年轻时,已被公认为江南名士。十分自负,每次参加考试,总意欲拿头名。有一年,他参加乡试,考题是“渊渊其渊”。因他一心想写出上佳之文,不敢轻易落笔,冥思苦想大半天,直到日落西山,卷面上竟仍无一字。待监考官来收卷时,无奈之下,半是自嘲半是抒志地写了打油诗一首:“渊渊其渊实难题,闷煞江南马世琪;一本白卷交还你,状元归去马如飞。”(注:语出《意解中庸》第三十二章,“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意思是,像敦厚的肉一样仁慈,像源源不断的泉水一样有智慧,胸襟浩大得像天空一样。)此次受挫后,从此闭门谢客,一心苦读。数年后他果然不负誓言,以“马如飞”的速度,直跃龙门。殿试文章侃侃直陈,言词犀利,特别是“王者应以天下为家”的论点,深得新登基的康熙皇帝赏识,被擢升为一甲一名。 ?????

他对仕途极为淡漠,始终未出翰林院。生活十分朴素,穷得连轿也乘不起,上朝时只得骑着头蹇驴,这幕穷书生赶路的真实场景传为士林佳话。50岁病故时,他儿子扶柩归溧,乡人惊讶地发现,状元公财物极少,著作却甚丰,有《十三经汇解》、《李杜诗汇注》等等。 ?

武状元--马季龙。陕西扶风人,唐玄宗年间及第,授刺史。 ???

武状元--马会伯。宁夏人,清康熙年间及第,授云贵总督。 ???

武状元--马负书。清乾隆元年及第,授陆路提督。 ?

中过探花又中状元--马全。山西阳曲人。清乾隆17年武科探花,后因与同僚发生矛盾,被削夺官职,乾隆25年再中武状元。曾任清宫头等侍卫,护驾乾隆帝南巡。后任江南提督、甘肃提督、四川提督,在征讨金川土司叛乱中,战死沙场。 ?

武状元--马兆瑞。山东临清人,清乾隆年间及第,授头等侍卫。 ?

武状元--马殿甲。河南邓州人,清嘉庆年间及第,授广西提督。

CopyRight 2023 鼓浪屿旅游 www.59236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14012035号-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