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具体位置在哪里(万里长城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3-06-28 21:24万里长城的位置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长城的位置及分布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根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长城的意义
自秦汉至明清,长城沿线的许多关口成为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系统民族交易的场所或中心,有的逐渐发展成为长城沿线的重要城镇。长城既保证了农业经济、文化与畜牧业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又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补充提供了场所和方便;又起着调解两种经济,使农、牧业经济朝着主辅相互配合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长城不单纯是曾起过将两种经济、文化分割开来的作用,还曾担负着将两种经济、文化紧紧系在一起的重任。在文化方面,长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长城的修建和戍守,长城区域的争战,反而促使了中国古代汉族和十几个少数民族进行了广泛的融合。长城所体现出的军事防御思想,在军事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长城的产生和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整个军事发展同步前进,对于研究古代军事作战思想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秦皇汉武,包括明初,无不是在主动出击、军事上取得压倒优势时修建长城的。这说明,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又是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谋略。
万里长城的位置简介
地位:长城既是农耕民族的防御前线,也是向游牧民族发动反击的前进基地。长城后侧纵深配备机动的军队以因应战事,而长城还不是防御的最前线,在长城前方部署的观察哨深入到极远处。
意义: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
扩展资料
在长城出现的2000多年来,以长城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终没有停止过。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修建赵长城,号召国人学习“胡服骑射”,进行南北文化交流。秦汉时期,长城南北文化进行了空前的对话与交流。
在长城沿线发现的秦权、诏版,内蒙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单于和亲瓦当,还有闻名遐迩的昭君墓等,均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在长城地区的文化带里,遗留下来众多的名胜古迹,诸如敦煌、云冈石窟、麦积山、万佛堂石窟壁画、雕塑。
元代居庸关云台、金代的卢沟桥以及金中都、元大都遗址与出土的文物等,都体现了文化交流的特点,同时也记载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文化的辉煌。
万里长城的位置在北京的哪里
中国长城的一段。
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南部。八达岭地处居庸关关沟北口 ,地势高峻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八达岭长城修筑得格外坚固。其关城有东西两座关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两门均为砖石结构 ,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京张公路从城门中通过,为通向北京的咽喉。从北门锁钥城楼左右两侧,长城沿山脊延伸,依山而筑。城墙高低不一,平均高度约7.5米,墙的下宽约6.5米,顶上宽约5.8米。可容五马并骑,或士兵十人并行。城墙下为条石台基,上部为巨砖墙壳,内部填以黄土和碎石。墙顶地面铺砌方砖,顶部内侧为宇墙,外侧为垛墙 ,垛墙上有垛口(望口)和射洞,用以镃望和射击敌人。万里长城的位置在哪里
长城修筑的历史悠久,工程雄伟浩大,是新七大奇迹之一,并在“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活动中名列第一。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
“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而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万里长城的位置,建造年代,特点,地位
长城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的伟大民族。它的雕刻技术可以称为道流。它也是古代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军事防御项目。该副本显示了当时中国古代的经济实力及其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万里长城介绍:
长城又称“长城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为抵制北方游牧部落联盟入侵而进行的庞大军事项目的统称。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最初是由阎王建造的,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如今,长城是指代表长城建造的长城。它始于东部的鸭绿江,结束于西部的甘肃省嘉峪关。
国家文化遗产管理局于2012年宣布,中国长城总长21196.18公里,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包括长城遗址在内的陕西,甘肃和青海有43721个场所,如墙壁,战trench,单幢式建筑,关宝及相关设施。
军事意义:
长城是世界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不是简单的隔离墙,而是指向线的点和指向表面的线。它把长城沿线的通行证,军事要塞,关城和军事城镇连接在一起。网络,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军事防御工事系统,关城和主要军事城镇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和隐藏等多种功能。它还配备有军队的长期驻地和整体防御工程。
在冷武器时代,长城防御系统的军事作用非常有效。秦始皇说:“长城建在北边,守卫着篱笆,但是匈奴人有700多英里。胡族人不敢往南走,放牧马匹。” (《新书·秦》)汉武帝时,“建要塞,建亭,建亭城,设守备队,边防必须使用邵安”。 (《汉书·匈奴传》)“从那时起,修建长城并合并了王朝的阴山的吴兆龄王”就是其中一位。胡富,习其社”是著名的政治家(“匈奴历史传记”)。实际上,秦始皇和汉武帝(包括明朝初年)在主动进攻并取得成就时修建了长城。这说明建立长城不仅是一项积极的防御,而且是积蓄力量并不断取得进步的战略。
长城的建设是针对西北边界事实采取的一项积极措施,它是将被动变成主动,因为对于北方的游牧部落来说,“大兴被征服,然后逃脱,重新开始;留下来并加以保护,然后劳动力成本就无法资本化,因此只建造了长城来阻止它。“”但是建造了长城,所以要保存省份,防止海盗,并中止海盗行动。士兵和其他人民。”要强调的是,长城的防御作用不是普通百姓“无法抓住”的;它的真正用途是入侵者可能会专心于偶尔突破一两个障碍并闯入大陆,但只要整个长城仍然驻扎在军队中,入侵者就始终面临被封锁的危险。被伏击而无法返回家园;特别是长城堵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的各种交通路线。即使游牧骑兵突破了,他们也只能进攻内部。骚扰已经发生,他们的后勤无法通过门户运输,因此他们无法在内地立足,从而动摇了中华帝国的基础。无论癣有多严重,它都不会侵入药膏。这是长城存在的根本意义。
万里长城的位置和历史
答案如下:
中国万里长城的外形是高大的城墙形式的。建筑材料一般有大型石块和专门的长城砖堆砌而成。一般情况下每隔一段距离就有敌楼。供防御士兵观察敌人通过点燃烽火通知己方而设立的。
万里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不过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逐步连接起来而形成了万里长城的雏鹰。
万里长城的位置和历史背景
明朝与长城的故事:明朝为什么要修长城?看到“长城”这两个字,人们会习惯性地想起秦始皇与孟姜女这两个人。修长城,势必会增加国家的负担,必然给人民带来苦难。所以,因为修长城,秦始皇被人骂了几千年。
其实,今天人们看到的长城,基本上都是明朝修的,并不是秦长城。前车之鉴,明知要被后人骂,明朝的君臣为什么仍旧要修长城呢?这就要从长城的功用说起。
长城用于军事防御,这一点当然不会错。但是,长城还有军事目的之外的功用。
实际上,长城最早修筑于春秋时代。那时的“秦国”,最多算是中国的一个“二级机构”。中国的疆域非常特殊,处在南北分界线上。疆域之北,是北方游牧民族,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在所难免。所以,修一道长城等于筑一道“篱笆”,战争状态下防御敌国进攻,和平状态下防止游牧侵害,对政治、经济起到双重保障——这就是长城的两大功用。
明朝的立国,是建立在将蒙元赶跑到北方的基础上的。长城是农耕与游牧区的分界线,也是大明朝国土的北部边界。长城内的汉地十三省,乃明帝国的根本,“兴兵轻伐,我亦不祥,”明太祖不主张轻易对外用兵,但“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一旦外敌越过长城,踏入汉地十三省,那就必须直接开战。
明朝与长城的故事,战争与长城,是明朝的高频词。明朝开国以来,说边界几乎连年开打,山海关到大同一线尤甚,集中于大同、宣府、蓟州,全部位于外长城之内。万里长城,不过几米的宽度,蒙元军事势力攻破长城,又可谓是轻而易举。明朝国防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在这一带修建内、外双重长城,以护卫京师,这显然又不是万全之策。所以,明太祖与明成祖时代,持续对蒙元残余势力实施重拳打击。强大的军事打击,终令蒙元残余势力不敢越长城一步,甚至长城外的五十里非军事区,也很少出现敌人的影子。
长城阻断了传统的农、牧两区,但农业经济区需要畜牧业区提供畜力与物力,也需要向其出卖农副业及手工业产品等;而畜牧业经济不仅需要农业经济地区提供粮食、布匹等各种手工业品,自己的产品同样需要对方的市场。长城南北存在着刚性需求,市场不能人为割断,长城两边的贸易交换,势必会沿长城以不同的方式展开,长城需要用来做买卖。
正常情况下,长城边出现的是公平交易;不正常情况下,出来的便是拔刀抢掠。这种交易,存在一定的国家安全问题,明初采取严密的防范。洪武四年,准许在沿边几个地点实行“茶马交易”,并非所有的长城关口都可以打开做买卖。巨大的利益冲突,必然导致长城一线的军事冲突。
所以,修筑长城对明朝来说比秦朝更为突出。明朝前期,大明处于上升期,蒙元处于衰败期,南北矛盾尚不太突出。
明朝成化年间,蒙元势力重新崛起,蒙古鞑靼部常常进犯陕北、甘肃一带,皇帝召集大臣讨论军事防御。大臣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征集5万劳工,用两个月的时间修建长城,耗银不过100万两。如果派出8万大军征讨鞑靼,每年粮草、运费折合银两将近1000万两。10倍的成本,修长城成为首选方案。
相反,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成本则很低。游牧民族用的是骑马,来去如风,抢掠一次经济收也大。而以农耕为主的明朝,军事行动的成本大,占领游牧民族的草原又无法耕种,甚至根本就没有价值。军事行动的高成本与低收益,修长城花再多的钱,明朝都要下决心干!
修筑长城,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分散的放牧,长城挡着你过不来;大规模的军事劫掠,先得在长城一线拼个你死我活。况且,明朝的军事精锐——九边重镇,几乎就分布沿长城一线。
修筑长城,哪里是劳民伤财啊!话说回来,秦始皇当年修筑长城,也不等于残暴,而是精明——没有更好,就是最好!
推荐阅读
- 2023年7月哪里适合旅游出行
- 2023年夏季热门打卡旅游景区
- 杨家溪_杨家溪在哪里
- 保定到北京一日游旅行社(保定去北京一日游)
- 衡山看日出最佳位置(衡山看日出最佳位置在哪里)
- 金泊沙滩位置(金沙泊岸在哪里)
- 景德镇旅行社查询(景德镇旅游官网)
- 大学城智选假日酒店位置(智选假日酒店附近酒店)
- 大金湖门票船票(金海湖风景区船票价格)
- 云南武定狮子山门票(武定狮子山旅游景点)
- 8482次列车42号位置在哪里(8482火车路线)
- 哈尔滨市区的温泉酒店有哪些(哈尔滨附近温泉酒店)
- 长隆团体门票价格(长隆有团体票吗)
- 御花园大酒店位置(御园花园酒店)
- 慈溪达蓬山大酒店介绍(余姚北到慈溪达蓬山大酒店)
- 湖北襄阳东火车站的位置(襄阳火车站与襄阳火车东站)
- 乌镇西酒店(乌镇酒店预订)
- 保亭景点哪些不用门票(保亭景点哪些不用门票的)
- 江口采摘葡萄位置(江口摘葡萄的叫什么地方)
- 旅行社服务种类(旅行社服务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