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订机票/酒店|今日推荐

当前位置: 主页 > 旅游攻略

西安骡马市地理位置(西安骡马市来历)

发布时间:2023-08-09 18:32

西安骡马市来历

在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城市里,无奇不有,琳琅满目的美食,奇奇怪怪的地名,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亦不乏一些有趣的地名。

一.端履门还是端礼门

西安的一些地名,往往会误导外地游客。例如东大街附近的端履门,这个地方的来历与鞋子无关,且现在也没有城门。端履门这个地名,从明代西安秦王府城的“端礼门”一脉相承而来。“礼”和“履”读音相近,后来成了端履门或许只是一种误读。

二.香米园

香米园,一个好听的名字,那里有多条小巷,交织成片。也因为这个名字,总让人觉得那里曾经应该是稻田葱绿。而事实上,香米园的命名与米无关。它的真正来源是:北宋时期宰相寇准在陕为官时,给位于此处的自家花园题名“香墨园”。 久而久之,“香墨园”就演变成了谐音“香米园”。

三.姑娘村

西八里有个姑娘村,在 20 世纪 90 年代叫作姑娘楼。由于当时村子富裕,专门为姑娘们建了一座楼,如果姑娘不外嫁,女婿上门,两人就可住进姑娘楼内,享受村子里的优厚待遇。这样的村子在西安原有很多,现随着观念的改变和城中村的拆除,姑娘村已经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四.西安有四个二府庄

西安有四个“二府庄”。雁塔区有两个,莲湖区有一个,未央区有一个。一城之内有四个地方使用同一地名的确少见,这主要是历史传承原因所致:或为官员住地,或为皇亲庄园,或为官府田庄,个个得名都很有来头。因此,如果您来西安打车去二府庄,一定要向司机说清楚是哪个街办辖区的二府庄,以免南辕北辙。

五.杏花村

杜牧诗中“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到底在哪儿,已很难说清楚。但西安有个村子却是名副其实的“杏花村”。蓝田县华胥镇阿氏村,原名娲氏村,据说女娲曾在此居住,以出产娲氏大杏闻名。村中种植的杏树,有的已逾百年。每年三月,漫山遍野的杏花开放,整个村庄浸在花海之中,如诗如画。

六.名字有“沱”的村子

西安有不少称“泘沱”的村庄,比如南郊的金泘沱和沙泘沱,北郊的马泘沱和泘沱寨,这个“泘沱”是啥意思?有一种说法是凡是叫“泘沱”的地方都曾住过蒙古贵族,“泘沱”其实是蒙古语,意思是“水边的村镇”。据考证,这些称“泘沱”的村庄很多都出现在元代。

七.很文艺的文艺路

文艺路,南起南二环,北至环城南路。从文昌门出来,目光所及是成立于 1957 年的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再往南走,省京剧团、艺路由此得名。省歌舞剧院、省戏曲研究院等文化演艺单位在路东顺次排列,文艺路由此得名。

八.金花路和金花落

话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仓皇西逃,行至西安东郊一带,忽听锣鼓喧天、杀声阵阵,吓得老佛爷连头上的金花都抖掉在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艺人在街头舞枪弄棒。当地居民编出顺口溜:“金花落,金花落,金花落在黄土窝,百姓看得乐呵呵。”从此这里就叫金花落,即今天的金花路。

九.灯笼村

三兆花灯照九州,精工细作传千古。西安雁塔区的三兆村做灯笼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由于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灯,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灯笼村”。每到农历新年前,这里是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村民院落摆满各式各样的花灯,村路上车来车往,成百上千的灯笼被南来北往的汽车送往全国,甚至送出国门。

十.开通巷

要在名胜古迹之外寻觅一道西安的怀旧风景,开通巷是不错的选择。这条从明清时代延续下来的老街,过去鲜有商铺、单位,是较纯粹的居住区,如今沿街尽是店铺。巷内有百年老树,路边不时可见磨光了的石礅,许多居民家还在沿用老式的砖木门头,还有几户值得探访的百年老屋。

除此之外还有炮房街,粉巷,龙首村,骡马市等好多有趣又奇葩的地名,这都是有历史渊源可寻的。

西安的骡马市有什么特色

骡马市五环的牌子都不好,唯一知道的是好像有法国公鸡,其他的如耐克、阿迪之类的都跟其他店一样

西安骡马市来历是什么

西安的骡马市在钟楼的东南出口。

陕西西安骡马市属于哪个区

骡马市的衣服贵,整盘主力供货价120—380元,连衣裙主力供货价220-360。品牌分为轻奢品质、新锐时尚,“时尚都市、时尚商务、优雅生活”三大系列,中偏大淑。

研发设计:是设计师与潮流买手集合的现代设计师品牌品牌定位 :轻淑、轻潮,所以价格还是比较贵的

西安骡马市来历介绍

文殊院  开放分类: 旅游、四川、成都、佛教寺院  位于成都市西北角,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后毁于兵灾。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称文殊院。康熙帝御笔“空林”二字,钦赐“敕赐空林”御印一方。康熙帝墨迹至今仍存院内。  文殊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殿、说法堂、藏经楼庄严肃穆,古朴宏敞,为典型的清代建筑。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两相对峙的三檐式钟鼓楼,钟楼里悬有4500多公斤的铜铸大钟一口。观音大士像为青铜铸造,可称雕塑精品。护法神韦驮像,为清道光九年(1829年)第七代方丈本圆用青铜翻砂而成,工艺精细,童颜神态,体现了“童子相貌,将军威仪”的风度。还有一尊列为“空林八观之一”的缅甸玉佛,是院僧性鳞和尚于民国11年(1922年)历尽艰辛,步行募化到缅甸请回的。另外,院内还有大小300余尊佛像,无论是石刻、铜铁铸造,还是木雕泥塑,均具有文物艺术价值。  文殊院还珍藏有许多珍贵文物和佛经、文献上万册,如院僧先宗等3人于每日清晨刺舌取血书写的“舌血经书”;明神宗的田妃绣的千佛袈裟;清杨遇春长女以自己头发绣制的水月观音。院内所藏唐僧玄奘顶骨尤为珍贵;1942年在南京发现3块唐僧顶骨,现1块留存南京,1块送西安,因成都是唐僧的受戒地,1块就送成都。  游人还可在文殊院茶室品尝四川特有的盖碗茶,手捧茶船、茶碗、茶盖,耳听民间艺人的弹唱,尽情领略川西风情。  文殊院交通指南:文殊院位于文殊院大街,距骡马市购物中心仅10分钟路程,乃清代川西“四大丛林”之一,是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庙。其前身是唐代“妙园塔”,宋时名“信相寺”,明时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重修之后改称“文殊院”。文殊院现有铁铸、铜铸、石刻、玉雕、脱纱、彩塑等工艺精湛的佛像200余尊。照壁上飧刻的“文殊院”三个金字系康熙年间该寺慈笃海月禅师书写,院内的文殊菩萨代表智慧之神,吸引着香客们前来烧香祈祷。交通:16、55、64等公共汽车可以到达。

西安市骡马市的来历

端履门、粉巷、骡马市、鸡市拐、炭市街、下马陵。

端履门位于钟楼以东,在西安城最繁华的东大街上。端履门的名字从明朝开始。

粉巷位于钟楼以南,长329米。东头与南大街交会,西头则连着南院门街,相对车水马龙的南大街,算得上偏僻小巷了。

骡马市街位于西安钟楼以东,东大街东段南侧。现在是西安市最有名的商业街之一。

鸡市拐位于西安城东门外向东一站路的丁字路口。鸡市拐名字的由来,相传是清朝时周边许多养鸡的人,在此进行交易。

炭市街位于西安市东大街中段北侧,北至西一路。和“鸡市拐”一样,看名字就知道名字的来源。

西安骡马市为什么叫骡马市

骡马市街位于西安市东大街东段南侧,北起东大街,南至东木头市。骡马市长六百一十二米,宽七米。全街由五条巷子组成。此街原为唐长安城少府监所在地,唐末以后渐为居民坊巷。唐代的时候,这个地区叫“耳窝坊”。1369 年,明朝大将徐达攻克元奉元城,随即改名为“西安府”。这也是古都西安发展史上首次出现“西安”这一名称。明万历十年 (1582 年 ) ,钟楼由西大街广济街口向东迁移到今址,从而形成了以钟楼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辐射四座城门的城市格局。 骡马市街市的形成应是在明万历末期。明《西安府城图》有记载,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的时候,到处是牲畜交易市场,从而形成了骡马市这条古老街道的名称。到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浣舆图馆测绘的《清西安府图》中,骡马市已赫然为“骡马市大街”。其时之骡马市大街,南北走向,北接口东门大街,南抵东木头市街,长360多米,宽达30多米,街道两旁栽有拴牲口的木桩,还有骡马店,为远路客商栓养牲。 1966年改名工农街,1972年恢复原名骡马市。

西安骡马市历史

骡马市位于西安市东大街东段南侧,北起东大街,南至东木头市,全长六百一十二米,宽七米。全街有五条巷子组成。

此街原为唐长安城少府监所在地,唐末以后渐为居民坊巷。唐代的时候,这个地区叫“耳窝坊”。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相传骡马市就是当年花木兰买骏马的地方。 骡马市街市的形成应是在明万历末期。明《西安府城图》有记载,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的时候,到处是牲畜交易市场;到清朝时期,骡马市已赫然为“骡马市大街”。南北走向,北接口东门大街,南抵东木头市街,长360多米,宽达30多米,街道两旁栽有拴牲口的木桩,还有骡马店,为远路客商栓养牲口。

陕西骡马市

西安骡马市步行街营业时间:9:30-22:00

西安骡马市来历简介

根据《成都县志》中记载,在清朝同治年间,这条长约300米的小巷子被命名为“九思巷”。“九思”取自《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说的都是待人处世应有的品德,意思是看的时候要看明白,听的时候要听清楚,面色要温和,容貌要庄矜,言辞要诚恳,做事要认真,有疑问要请教,发怒要考虑后果,见到利益要考虑是否该得。

也有传说,九思巷的名称没那么高大上,其实只与年羹尧有些关系。清康乾年间,年羹尧任四川巡抚,把少城修成满营,分设驻防荆州的满蒙兵二万五千人来成都驻守。为避免满人和汉人发生冲突,他奏请清廷,从西北迁来一批回民,安置在西御街口到羊市小东门一线,形成缓冲地带。为尊重回民宗教习俗,除在皇城外设牛肉市场外,还修建了十所清真寺,从南往北数,为八寺,九寺,十寺。至今八寺巷之名尚存,羊市街十寺之庙还在,界于其间的九思巷,无疑应是九寺巷。九寺九思同音,到了现代,找不到九寺的遗迹,也没有文献图籍的支持,所以遵循《成都县志》的记载,这里被确定为“九思巷”。

如今的九思巷不复存在,要了解这条街巷,除了文字资料记载和老照片之外,还有附近老一辈的回忆。王婆婆就是住在九思巷附近的“老成都”,她在附近经营着一家小超市,关于九思巷,她有着说不完的回忆。听她讲,过去的九思巷东头,院坝成片,大大小小的四合院里,巷巷面、烧烤摊、理发店、小卖部各占其位,小孩子在巷子里欢声笑语,大人们在巷子里下棋打牌、纳凉闲侃话家常,小贩走街串巷的吆喝声夹杂着夏蝉的鸣叫不绝于耳,人头攒动、嘈杂鼎沸……巷子里鸡犬相闻,就在一街之外,骡马市的银行大楼林立,可谓热闹非凡。

“现在这里都被拆迁了,曾经的住户也离开这些老房子搬去别的地方了,不知道以后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说到这里,王婆婆唏嘘不已。

提到九思巷,就不得不提这里的冯家大院。《后汉书·冯异传》中记载过这样一位奇人:“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大树将军’。”此人便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冯异。冯氏子孙以冯异不居功自傲为荣,便于冯氏宗祠楹联上题写“始平世泽,大树家声”之言,以此为家训。冯家大院于上世纪初叶就诞生于九思巷,是民国时期显赫一时的 “四川防区”军阀四巨头之一田颂尧所修,后赠予其岳母。田颂尧岳母姓冯,宅子便得名“冯家大院”,“大树家声”作为冯家家训,也被刻在大院门洞的匾额上。

曾经存在过的每一条街巷,都是城市发展的记录者,每条小巷都记录了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它们或许会被覆盖,但永远都不会被磨灭。如今站在瓦砾之中,看着曾经的九思巷一点一点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关于九思巷的九思之训,却也被传承下来以诫世人,这亦是时光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