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订机票/酒店|今日推荐

当前位置: 主页 > 旅游攻略

福建土楼的位置(福建土楼的位置和历史)

发布时间:2023-06-28 21:06

福建土楼的位置和历史

土楼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产生于11—13世纪(宋元时期),经过14—16世纪(明代的早、中期)的发展,至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而这一过程又与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迁密切相关,福建尤为明显。

福建土楼历史介绍

福建永定土楼世界闻名,建土楼的客家人,作为移民,被当地官府立为“客籍”,称为“客户”或“客家”,这就是客家人的由来;明朝成化十四年,地处福建西南部的永定建县,因之被称为“客家故里”。在永定,人被圆的或方的土楼包围着,土楼被群山包围着,人、土楼,还有群山,又被天地包围着,这似乎像一个迷宫,然而,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时空看去,永定迷宫中,藏着一个安定祥和的家园梦境,也藏着客家人背井离乡的疼痛与焦虑,我们还可以从永定迷宫中,看到中华民族一段标本式的迁徙史。

------------------------------------------------

那条坎坷的向着南方迁徙的路,早已在客家人心中熨平了。

可我还是沿着这样的路径,找到了千百年来中原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踪迹。历史裹挟着的金戈铁马,以及肆虐的天灾,是触发人们不断南迁的最大动因。他们携儿带女,从黄河流域出发,一路辗转向南,终于在闽西南的崇山峻岭中落下了脚跟。年复一年,他们与当地越族居民互相融合,衍生了一支以客家话为特征的重要民系——客家民系。

闽,是福建的古称。历史上以“永远平定”之意取县名的永定,位于福建西南部,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建县(2014年撤县设区),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有“客家故里”之称的永定,客家人世代在博平岭山脉与玳瑁山山脉之中建设家园,以一座座迷宫式的围合式建筑,成为福建土楼的发源地和核心分布区。

永定土楼,是耸立在时间之后的一个空间,而这样的空间,亦是时间之后的一个迷宫。在这样的迷宫里,永远藏着一个安定祥和的家园梦境。往往,一个地方的生活史,就是进入历史的最好通道。在走进宛如迷宫的土楼那一刻起,我感到的是时间的漫长与历史的久远。在过去与现在这条时间线上,我感受到的依然是历史与现实的勾连,以及理想家园的生活气息。

在过往的千百年时光里,或许蛰居永定的大部分客家人没有见过北方那条大河的身影,然而,在一代代客家人的心目中,永定河、金丰溪、黄潭河虽然与黄河不是同一条河流,却始终有着黄河奔腾的回响。因为,他们的先祖就是从那条称作“母亲河”的地方起步,开始了举族南迁的征程。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作为移民,他们被当地官府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和“客家”。因此,就有了“客家”的由来。

福建土楼的历史资料

土楼是人们世代安居的载体,作为匠人勤劳智慧的结晶,本是一座可见可触的建筑。但徜徉在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熏陶中,又经长期传承发展,在建筑文化之外,衍生出诸如起居耕读、诗书传家、婚丧嫁娶的文化分支。

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一在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其二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建筑。它充满建筑艺术的历史见证,因此具有普遍价值,这恰是它适合展示,也是人们需要汲取的文化。

福建土楼来历

首先用英语对福建土楼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渊源进行概括性介绍,其次,用英语对福建土楼的历史由来和在历史中发挥的作用及形成的过程和现在的状态等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描述,最后用英语对福建土楼进行综合评价介绍萊垍頭條

福建土楼的具体位置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漳州地区南靖县书洋镇萊垍頭條

田螺坑第一座土楼叫步云楼,就是那位于“梅花”花心位置的方形楼,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高三层,每层26个房间,全楼有4部楼梯。取名步云,寓意子孙后代从此发迹,读书中举,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果然,步云楼还在兴建,族人又有了财力,随即在它的右上方动工修建新一座圆楼,叫和昌楼,也是三层高,每层22个房间,设两部楼梯。1930年,步云楼的左上方又建起了振昌楼,还是三层高,每层26个房间。 1936年,瑞云楼又在步云楼的右下方拔地而起,仍然是三层,每层26个房间。最后一座文昌楼建于1966年,准确地说它是一座椭圆形楼,三层,每层有32个房间。萊垍頭條

福建土楼有哪些历史变化

“福建土楼”包括福建省永定县的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不单是最常见的圆形土楼,还包括了方形土楼、交椅形土楼等,覆盖了完整的土楼群建筑样式。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0世纪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县、龙岩市永定县的土楼被美国人误以为是蘑菇状的核武设备,殊不知这独一无二、从宋元时期就已经产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早在第一枚原子弹蘑菇云腾云驾雾之前,就已经在闽西南一块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数个世纪了。  中国“福建土楼”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頭條萊垍

福建土楼的位置和历史图片

福建南靖土楼以其“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的原因,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日本建筑学专家茂木计一郎誉为是“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汶斯·安烈称“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中国文物、古建筑保护专家罗哲文评价“看似千篇一律,实则不拘一格,各具特色”、“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

福建土楼的位置和历史影响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心土楼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 世界建筑奇葩”。

心土楼大多为方形或圆形,主要分布在闽西与闽南一带。

福建土楼的历史背景资料

在福建南靖县、永定县、华安县,于2008年7月份成功申请成为世界遗产。福建土楼,又名福建客家土楼。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将未经烧焙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圆楼均在永定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频,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福建土楼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福建土楼故又称“客家土楼”。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萊垍頭條

福建土楼的位置和历史介绍

漳州土楼遍布于漳州市的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山区。它以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与永定土楼一起,作为“福建土楼”的组成部分,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土楼的前身是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建筑,它是闽南地区在“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下的产物。萊垍頭條

漳州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经反复舂压、夯筑而成,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條萊垍頭

福建土楼的位置和历史背景

土楼分布在福建广东等地区主要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种:

一,气侯因素,山区海拔高,曰夜温差大,土楼具有冬暖夏凉优势,特别是冬天,围屋可以阻挡寒冷空气的侵袭。

二,山区毒蛇猛兽偏多,只要大门一关,猛兽进不了土楼围屋了,毒蛇也不能攀爬上土楼的高墙。

三,匪患多聚集于山林险地,土楼有很强的防匪作用。

四,山区平坦开阔的土地偏少,土楼可以多住人少占地,节省出来的土地用于耕作。

五,心理因素,族人聚集抱团而居,既有利族人和睦又能共同抵御外来入侵。

CopyRight 2023 鼓浪屿旅游 www.59236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14012035号-8 网站地图